2018年11月9日晚上7点,我院在新校区毓秀楼227举行朋辈心理互助工作培训大会,非临床医学五年类2018级全体寝室长及学院新任朋辈心理互助员参加此次培训。培训由院心理专干肖铂洋主持,肖老师对于本次培训寄予高度期望,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做健康有为的新时代大学生,与辅导员老师形成良性配合。本次培训邀请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夏丹妮担任主讲老师。夏老师的授课内容分为两个部分。
在第一部分,夏老师向同学们讲解与个人发展相关的心理问题,第一部分从学习问题、情绪问题、人格问题三个方面展开。
首先是学习问题。夏老师询问同学们来到大学以后学习生活情况,大家普遍觉得大学学习方式还和高中一样,自己有些迷茫。而后夏老师展示了大学学习的特点,并以四级英语学习为例,向同学们介绍了怎样是高效而积极的学习方式,同时,告诉同学们在学习中要时刻注意自己以及周围同学的心理状态,并且希望同学们做到劳逸结合,收放自如,快乐地度过大学的学习生活。
其次是大学生的情绪问题。作为首批00后的大学生,夏老师指出了00后大学生的特点:两极性、冲动性、内隐性。夏老师以自卑的情绪为例,告诉同学们:自卑来源于进入新校的不熟悉,以及对于自我的看法。她希望00后的大学生们,可以正确看待自身的长处与短处,自信源于自己的内心,做到内心强大,做情绪的主人,以一个健康的心理度过大学生活。
而后与情绪紧密相关的是自己的人格与气质。气质没有好坏之分,它是人与人互相吸引的原因,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有同学说大学就像一个小社会,夏老师解释道,正因如此,我们的人际关系成为了大学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作为大学生,需要以一个健康的心理来处理好人际关系,克服自己的障碍,尝试与人沟通,让自己的人际关系变得丰富,成为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大学生。
在第二部分的讲解中,夏老师选择与关系建立的心理问题进行讲解,讲述了人际关系、恋爱与性问题以及家庭关系问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首先,夏老师提出了人际吸引的基本规律,即接近性、熟悉性、相似性与个人品质,讲述了大学生吸引异性的几个重要品质,而所谓四种基本规律,实质上代表了大学生内心的责任感、安全感、好感与个性感等几个方面;夏老师着重强调,保持良好关系的途径归根结底为“益”:加强交往之益、互惠互利之益、予之所需之益、海纳百川之益,而在另一方面,夏老师又点明了交往中的常见误区,介绍了几种沟通的艺术,并举例四种拒绝的方法:谢绝法、婉拒法、不卑不亢法、幽默法,加深了同学们对于人际关系的认知。
其次,夏老师谈到了恋爱与性的问题。老师将爱情定义为亲密(Intimacy)、激情(Passion)、承诺(Commitment),阐释了爱情发生的规律,为同学们提出如何面对爱情的三点建议,希望同学们能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加强恋爱道德教育,培良爱的能力。
最后,夏老师讲述了家庭关系问题,认为童年经历与创伤对人一生影响重大,分享介绍了《风雨哈佛路》这一励志电影,强烈呼吁大学生坚守原则,用阳光的心态做命运的主宰者,并以这样一句话作为总结:“一个没有经历过黑暗与风雨的人不能称之为成熟,一个了解了世间的黑暗,经历风雨就怨声载道的人,本身就是一个弱者。”
大会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此次心理教育培训大会的召开,增强了18级寝室长以及新任朋辈心理互助员对心理问题的认识,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有利于朋辈心理工作的开展,有利于营造和谐温馨的校园氛围。这条通往心理健康的道路,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