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7日上午9点至下午5点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熊卫教授来我校做本学期第24期精神分析案例督导,这是继2016年10月系统案例督导以来的第18次案例督导。中南大学心理中心全体专职心理老师及部分辅导员与兼职心理咨询师共18人参加了本次督导。
熊教授通过对4个案例的诠释,从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人格解体与回避型依恋、抑郁以及物质滥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心理动力学的解读,提议咨询师要稳定,尤其在咨询时间的安排上,如果有其他事情与咨询时间冲突,尽量要根据来访者情况提前换个时间补上咨询。

熊教授建议咨询师要去真正倾听到来访者的需要,学会抓住来访者最核心的问题,感受到来访者最关键的渴求,与来访者建立起情感上的链接,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咨访关系,要敏锐的触碰到来访者的情绪,与来访者在一起,从咨询的技术上来说,首先要做到“在场”,也就是情绪和感受必须贴近来访者,“在场”是第一位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精神分析首先应当是一种对来访者积极关注的态度,是一种情感,而不是一种技术;咨询师应当有适当的情感卷入,将自己当成一种工具,教会来访者使用自己。有时候,在面对容易脱落的来访者时,就要去反思找一个怎样的点让来访者感觉到他还可以留在咨询室这个空间里,反思自己是否看到了来访者的内在幻想。
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来访者,当他处于情绪高亢的躁狂状态时,我们可以跟进这个状态,不要让来访者消耗掉太多的身体能量,应当给与关于规律饮食、睡眠、休息以及适度运动锻炼等的建议,做好相应的饮食管理、时间管理以及运动与情绪管理等。对于那些早期尤其是前语言期没有得到良好镜映的来访者,可能会有很多的沉默或有很多不能用语言表达的部分,咨询师就要学会换一种方式来谈,要耐受住想谈一点什么的焦虑,可以就沉默来与来访者进行工作,可以就沉默来展开讨论,透过沉默看到潜意识的投射。
对于早年依恋关系有重大缺陷的来访者,咨询师必须将无法被言语的大量不能被加工的信息具象化,要不断的具体化并且教会来访者命名。

参与工作坊的同仁们在本次的督导中学习很认真刻苦,在学习物质滥用的个案时,也纷纷表示急需补充精神病学的部分,与来访者家庭以及学校和医院形成一个治疗同盟,从而更好的帮助到来访者,大家感觉必须成为一个多面手,一致认为以后要进一步加强专业系统的学习与督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