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5日星期五上午9:30,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校本部升华楼后栋和谐阁顺利开展了本年度第一次学生成长辅导案例督导活动。公共管理学院耿贵斌副书记、商学院陈迎明副书记、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李建军副书记、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熊燕老师以及校本部、南校区和新校区的12个学院24名心理专干、辅导员参加了此次活动。熊燕老师主持了本次督导活动。

活动一开始,一学院辅导员老师从学生基本情况介绍、案例发展过程、案例分析、帮扶策略及过程、帮扶效果、案例启示、案例思考等几个方面对一例转专业学生的帮扶案例做了认真详尽而专业的汇报。
接下来,参会的几位学院副书记和辅导员老师就此案例纷纷表达自己的一些感受和想法。商学院陈副书记强调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亲子关系的改善是本案例帮扶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父母是学生的后盾支持,如果亲子关系不良,会分散学生很多心力并严重影响学生心理状态,而让学生无法安心学校的学习生活,学院辅导员老师一定要让学生家长意识到这点,积极配合学校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陈副书记并建议,如果有可能,可以考虑邀请一些现在校陪读父母来参加本活动,提高他们对提升亲子关系质量的重视。

公共管理学院耿副书记认为,对学生问题一定要有一个精准判断,才能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是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形成一个对学生的立体帮扶方案,本案例中,辅导员就是从学业帮扶、室友关系帮扶、释压疏导、亲子关系质量提升以及认知调整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非常全面细致的帮扶,让学生快速的发展到一个良好的状态。耿副书记还建议,有时候朋辈帮扶不能只局限于当事人的同班同学或室友,可以考虑扩展到TA的其他好朋友、社团关系不错的同事、高中同学或老乡等。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李副书记提出,对于某些表现出极端性格特点的学生,我们辅导员老师需要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关心,然后给学生时间,等待学生发生改变。要调整学生认知,不能完全依靠语言的力量,有时候需要学生自己去体验、去经历,辅导员再加以引导,才能发展出改变。

机电院谭鑫老师,就如何处理学生寝室关系冲突,分享了她的一些工作经验,她认为,在学生一入校,辅导员就可以给他们打一针预防针,告诉他们,一起住在一间宿舍,肯定是会发生一些碰撞和矛盾的,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而矛盾冲突一旦发生,我们要学会面对并去解决矛盾,因为,在大学,除了专业学习,学习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矛盾冲突也是大学生一项非常重要的必修课,今后进入社会、职场也会遇到这些。如果多次尝试,冲突矛盾实在解决不了,再考虑换寝室,有些同学换了寝室后,寝室关系真的会改善,而有些学生多次换寝室,依然无法改善其寝室关系,那么这时候辅导员可以引导学生往自己身上去找找原因(往往这个时候,辅导员更容易引导学生自我反省),引导学生去完善自己、提升人际相处的技能。心理中心熊燕老师也表示,我们辅导员不要太紧张学生会不会出现寝室冲突、矛盾,问题发生了没有关系(因为这本也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重点是如何引导学生看待这个问题以及如何去解决问题。往往问题本身不是真正的问题,如何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才是辅导员真正需要去引导的。

公共管理学院辅导员徐立坤老师也分享了一个经验,就是辅导员遇到学生问题,可以与办公室其他老师进行会诊式的交流探讨,群策群力,能更周全地制定对学生的高效帮扶方案。